十八大以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组合拳”层层推进,纲举目张,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心理建设的思路愈见清晰。在上一期的社心科普中,小编也给大家介绍了我国心理建设从侧重个体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始转变为在其基础上向个体、群体、社会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今天小编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概念界定吧~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概念可阐释为,基于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积极主动预防和解决个体、群体与社会层面的各类问题,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是提升人民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感,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战略地位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和平安中国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终目的是实现幸福中国。
大家可以通过以下五个关键词组准确把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概念内涵:
1.社会
“社会”强调高度和广度。
高度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站在助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建设的时代高度。
广度指覆盖面,即社会心理服务的对象是社会整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支持,实现个体、群体、社会全覆盖。
2.心理
“心理”是核心,主要指角度和深度。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强调从心理的角度深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一方面致力于预防和改善各类个体、群体心理问题和不良社会心态,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和谐;另一方面主动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个体、群体与社会层面的各类问题,提升人民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感,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进步。
深度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放眼量于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的远景目标,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服务
“服务”重在态度和温度。
态度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通过积极主动的多元化服务,拉近人与人距离,提供人与人关爱,增加人与人支持,达到人人幸福。
温度指社会心理服务本质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服务对象,适度关心关爱,彰显人文关怀。
4.体系
“体系”是制度和维度。
制度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顶层制度和基本框架由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反馈和评价体系、保障体系构成,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维度是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由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政法委牵头协调,宣传、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财政、信访、残联等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形成人、财、物、机构、机制等多要素相互联动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
5.建设
“建设”强调力度和进度。
力度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通过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专家支持、媒体宣传的科学长效工作机制,真抓实干、久久为功、落地落实。
进度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探索符合各地区发展现状的特色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循序渐进推进体系建设。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咨询热线
186-6379-5110400电话